新一代產業園1棟30樓
Anna
私域營銷顧問
非常感謝大家始終關注加推,今天加推的App上線,這是一個開始,我們準備了為期8個月的迭代計劃,讓加推的所有用戶參與整個過程,共同打造一個“活”的CRM。另外,我想利用今天這個機會聊一聊加推想要做的事。
01
我們為什么開發了智能名片
2017年,我和幾個伙伴選擇創立加推公司,夢想著為全天下的銷售做一把武器。
我第一份工作就是銷售,很熱愛這份職業,為銷售這件事我開始研究營銷,甚至產品,這是后話。銷售簡單來說就是3個環節,見面、跟進與成交。實際的情況是90%以上的銷售都死在見面這個環節,很多人有疑問。
這里說一個我們經常在電視里看的場景。
銷售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對方(對方都是level高得多的人或者老板本人)的共同話題,關鍵需求,完整的表達自身優勢,這是一件非常挑戰的事,資深銷售與普通銷售在見面環節里立見高下。
說個題外話,淘寶當年有個厲害之處就是核心淘寶店的詳情頁,那個年代一個商品詳情圖比大部分銷售的見面能力都要強,換句話說,標準化產品的銷售干脆被淘寶詳情頁取代了。
能不能設計一個見面的環節呢?
見面環節的關鍵在于:
1. 有共同話題,建立印象,制造共情;
2. 完整的輸出產品價值,制造成交機會。
根據這條主線,我們很快研發了一款企業級名片系統的雛形,早期這個產品我取名叫“一張子彈”。
期待價值傳遞快速且精準,PS:所以我們加推的工程師是“原子彈工程師”。線下場景是一張帶著微信小程序碼的紙質名片,線上是一個獨立屬于企業的小程序。
為什么在銷售的“見面”環節里選擇名片,并非僅僅看中電子名片的傳播能力,更看重名片本身在見面這個環節的不可拒絕性,再則名片是雙方交流后唯一能夠留存在對方的介質。新型的名片讓雙方產生話題,快速把自己、產品、公司的大量信息標準化的傳遞給對方。
這里不得不提到微信小程序,微信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見面場景,微信本身巨大的流量讓見面場景變得更多更流暢,小程序碼還讓我們的用戶都把原本的紙質名片用得更好,也將線下流量導入微信統一運營。
說到底,研發這款名片我們希望創造“更完美的見面”。
02
加推APP的使命:更高效的跟進
用過加推產品的人應該都對AI雷達印象深刻,因為對于銷售,意向跟進的實時性實在是太重要了,事實上這是我們設計一款新型智能CRM的嘗試。
CRM這個概念從西方引入中國已有幾年,全稱是“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實際上就是在承載著跟進客戶的重任,國內的企業應用CRM的意識也逐年變得強烈,但大部分企業沒有實際用起來,水土不服的主要因素是中國企業面對的競爭遠激烈于西方,銷售面對的問題也和國外完全不一樣。
首先中國很少有公司是因為銷售偷懶而死的,相反多數都比較勤奮,但是普遍學歷低,不懂銷售方法,其二中國銷售的社會地位并不高,人脈很難拓展。所以賦能銷售的需求要遠大于賦能管理,所以今天能用起來的CRM一定要深入到銷售過程中,為銷售提供落地的幫助。
言歸正傳,見完面,今天中國的銷售是怎么跟進客戶的呢?
1. 發朋友圈不斷闡述產品價值、推廣公司;
2. 逢年過節冒泡,我一直在,記得有需要的時候找的是我;
3. 電話銷售(選擇時機)
4. 邀約再次見面(選擇時機)
所以推系統也就是我們這款App的設計理念也正是遵循著“跟進”邏輯 ,說的更俗些,教會企業在微信上做生意:
1、驅動公司的內容部門賦能銷售,標準化內容不斷營銷客戶;
2、利用節日不斷的維護客情,增強印象;
3、實時判斷客戶意向,智能提醒電話跟進或邀約;
4、不斷補全每一個客戶畫像。
這里說一個題外話,銷售的朋友圈是沒人點贊的。
在我寫這篇稿子前,我特地發了一個加推的廣告在朋友圈,點贊數果然是歷史新低。
所以知道誰在關注銷售的廣告非常重要。
但是為什么銷售始終不放棄發朋友圈?其一,因為這是他唯一不騷擾客戶又能夠達到跟進效果的途徑;其二,他存在客戶的朋友圈就是一種被需要,所以銷售發的內容一定有人看,只是沒有人點贊。最后,如果客戶關注了內容銷售一定要及時跟進,否則好不容易客戶看了半天認同你公司的解決方案,兩周后又忘了。
我們對加推App寄予厚望,同時也組建了一支具備AI研發能力的工程師團隊,期待能夠讓大家從此跟進客戶變得智能高效。
03
為企業里每個人建一個站:更有動力的成交
除了微商城移動支付讓成交環節更加便捷外,我們更看重是如何激發成交的動力。
古人云:有恒產者有恒心。
企業獨立的小程序背后,每張名片、每個微商城、及每個官網都是一個真實的銷售人員。他們獨立負責著經營、推廣和客服工作,24小時員工在線,所接觸到的客戶也會一對一鎖定歸屬他們,成交的傭金自然也是按人分配。
試想一下,這個員工從今天是為自己干,公司為每個員工開了一個帶商品的微店,不懂的銷售話術由公司培訓部制作了話術庫,每天推廣的內容由文案部門設計了并指導推送時間和頻率,客戶問問題的時候不是冷冰冰的客服,而是個性化的真人服務,公司提供一個平臺,每個銷售都有足夠的方法和動力去成交。
最深遠見效的創新永遠都是組織上的創新,激發每個人的動力。許多企業活不長、做不大的主要原因,不是企業家沒有抓住風口和機會,而是一方面企業的成功完全依賴企業家個人的能力,不能發揮出團隊的能力。
過去PC時代我們的官網或者商城幾乎沒有流量,都是靠企業硬生生的廣告或者長周期的口碑,官網和商城形同虛設,甚至員工因為利益歸屬排斥推廣。
我們將企業里的每個人都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站,發名片的同時推廣企業商城、官網,成交后實時分傭,每個人都成為企業的流量入口。
04
全民營銷:銷售從來不是銷售部一個部門的事
我特別不主張銷售是銷售部一個部門的事,其實往往到了銷售部已經是結果環節了。
加推能夠為企業賦能的最大價值更多的是讓一個公司的其他模塊共同去賦能銷售部門,比如說話術怎么說,培訓部應該不斷的更新設計話術庫;每天發的產品內容是什么,新產品的賣點海報,品牌推廣等部門需要及時更新提供給銷售部;微商城的商品供應鏈物流、采購部門要準備,財務部要提前準備分傭等等。
一個公司的品牌部、培訓部、人事行政部乃至每個人都有為銷售賦能的職責,每個人也都有為銷售帶來客戶,公司帶來流量的義務。
因為一個公司最核心的客戶群往往就是員工周圍直接接觸的群體,他們被影響后對于公司無論是招聘人才還是口碑相傳到銷售結果都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有的公司員工已經幾千甚至上萬人,一個人2000好友,一篇文章就能夠影響到周邊上千萬人的認知,這對于銷售部得陌拜多少人,消耗公司多少資源,所以我們要鼓勵每個人為公司帶來推廣價值和協同價值。
舉個例子:
明天加推要發布新產品了,推文【加推CEO彭超:我們為銷售制造一把武器而生】會在下午4點傳輸到每個加推成員的App上,那么全國加推2000個從業人員,其中哪1800人轉發了,哪些人沒有轉發,多少老客戶感興趣,來了多少條新線索,多少條新線索轉化為意向客戶了。標準化的推廣內容,統一行動的推廣力量會帶來更高的傳播效率。
05
100萬家企業使用前不盈利
最后我想談談加推本身的業務。首先,我們尤其歡迎中小企業,加推是從一家17人的小公司發展起來的,規模越小的企業越需要銷售能力的提升,也越需要推廣發聲。為了讓任何規模企業都沒有障礙的使用,加推去年1人1天1塊錢的定價早已徹底打破了傳統市場的定價規則。
一個5人公司每年只需要1825元就可以擁有包括名片系統、微商城、微官網的小程序和包括雷達系統、客戶管理系統、推系統的CRM產品。
很多人質疑加推的盈利模式,我堅信有1萬客戶的時候虧損,10萬客戶時虧損減少,100萬客戶時不僅能夠與企業共贏,還將迎來長期穩健的發展。
過去7個月里超過20000家企業,200家上市公司開始使用加推,若不是你們的選擇,加推不可能走到今天,我們也深知我們做的遠遠不夠好,所以更加感恩客戶的包容和堅守。
我們將在見面、跟進、成交3個銷售環節不斷增強,SAAS產品的魅力也正是源自于年復一年的不斷迭代,我們已經選擇將65%以上的資金用于研發投入,今天的成果不值錢,購買后的365天的迭代才是SAAS產品的價值。
未來在瞬息萬變的市場,快一步,步步快,我們要讓加推的客戶因為使用加推而領先,加推也必將因此而領先。